新一轮洗牌即将到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碧华 实习生黄凯欣 广州报道 自今年5月1日开始施行《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和《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以来,国内化妆品行业又迎来新的规范。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年1月1日开始施行。《办法》共7章66条,对不同种类化妆品的管理、美容美发机构等场合的化妆品使用义务、电商平台等主体的责任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多家化妆品企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办法是衔接此前条例的相关要求,进一步细化了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生产企业的制度体系要求,并为进一步规范网络销售提供了法律约束,有望推动行业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

严禁玩具充作儿童化妆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为3400亿元,同比增长9.5%。随着化妆品市场不断扩容发展,行业细分化、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近年市场上陆续兴起专门针对儿童、男士、妇婴等人群的化妆品。

此前,有媒体曾报道儿童化妆品市场存在“将玩具充作化妆品”的现象。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儿童彩妆”,收到产品后,却发现包装上印刷的执行标准实际上是玩具安全国家标准。

记者注意到,此次出台的《办法》在第三十八条中明确了“生产、销售未成年人的玩具、用具,应当标明注意事项以防止被误用为儿童化妆品”。这意味着,打着“儿童彩妆”旗号的玩具未来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

该办法还进一步明确了儿童化妆品从许可证事项、生产到销售的各主体责任,规定具体落实到产品标签等细节。根据国家规定,化妆品生产必须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未取得的企业不得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办法》第十六条指出,具备儿童护肤类、眼部护肤类化妆品生产条件的,应当在生产许可项目中特别标注。

此外,《办法》第六十一条强调,使用禁止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原料、应当注册但未经注册的新原料生产儿童化妆品,或者在儿童化妆品中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属于条例规定的情节严重情形,应当依法从重从严处以罚款。

《办法》提出:“供儿童使用的化妆品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以及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关于儿童化妆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并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在产品标签上进行标注”。

此前全国多地先后开展针对儿童化妆品市场的集中整治行动,山西省、福建厦门等地更是展开了专项检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今年4月,厦门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支队踩点调查,查获一起无证生产假冒儿童化妆品案件,涉案产品货值超过70万元,相关涉事企业应被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

婴元素品牌相关负责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几年国家愈发收紧对儿童产品的质量安全把控。“把质量安全问题前置,必然会增加每一个新品的开发时间,尤其儿童产品的开发,需要做到先检测再开发,审核更严格,质量安全性更有保障。”

明确平台方责任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纷纷加码直播带货,化妆品监管的难度更进一层。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Z世代美妆护肤消费洞察报告》显示,美妆护肤已成为Z世代购买时尚零售细分品类的TOP1;调查显示,有62.3%的Z世代最近一年在电商平台进行过美妆护肤消费。

针对当下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上充斥各种良莠不齐化妆品,消费者维权难等问题,《办法》特别明确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化妆品经营者管理责任。

“发现违法经营化妆品行为的,应当依法或者依据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及时制止,并报告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办法》还特别提到,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化妆品经营者提供相关信息,电商平台应当予以支持与配合。

除了网购化妆品以外,美容美发机构、酒店宾馆等也是化妆品的常见消费场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针对在经营服务中使用化妆品的美容美发机构、宾馆等,《办法》也有作出相关规定。

例如,《办法》第四十一条提到,此类场所应依法履行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及《办法》规定的化妆品经营者义务。“美容美发机构经营中使用的化妆品以及宾馆等为消费者提供的化妆品应当符合最小销售单元标签的规定。”此外,为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美容美发机构应当在显著位置展示其经营使用的化妆品的销售包装,方便消费者查阅化妆品标签的全部信息。

行业洗牌加速

业界普遍认为,此次发布的《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办法》为此前实施的《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和《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的配套条例,将进一步细分和规范化妆品市场。

一位化妆品业内人士举例,“新的功效评估管理办法对宣称的功效的支撑数据类型做了新的规定。”根据的《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通过宣称原料的功效进行产品功效宣称的,应当开展文献资料的调研、研究数据分析或者功效宣称评价试验证实原料具有宣称的功效。

记者查看了该份文件的附件,发现文件针对各项功效宣称都给出了相关要求。例如,在抗皱功能上,文件要求企业要从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消费者使用测试、实验室试验中选择一项进行,如果选择文献资料或研究数据进行验证,则必须搭配前述三个试验方式一起进行。

这无疑延长了新产品从研发到上市所需要的时间,更加考验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对于中小型化妆品企业来说,所承受的资金压力明显增大。另外,根据《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备案的配方信息需要公开每一个成分的含量。“这一点不一定所有ODM工厂都愿意配合,也会相对增加产品开发供应商的选择难度,使得整个行业变得更加透明,竞争难度更大。”广州一位小型化妆品品牌商如是告诉记者。

而最新出台的《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办法》也对大部分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带来不小考验。例如,《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企业生产必须配备质量安全负责人并由其建立并组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安全负责人被要求具备化妆品、化学、化工、生物、医学、药学、食品、公共卫生或法学等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且具有5年以上化妆品生产或者质量管理经验。

记者以广州为所在地区,在招聘网站上搜索该岗位,大多数企业都给出了万元左右的月报酬。但即便如此,人才缺口依旧较大。

对此,婴元素品牌相关负责人认为,《办法》规定每个备案企业必须有质量安全负责人及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责任到企业到人,让企业重视质量安全性,同时对每一个从业者也提出更高要求,“企业需要增加更多专业性人才狠抓安全性,对企业的安全责任要求更完备。”

完美日记方面则认为,相关法规的调整变动,溯源从产品供应链质量抓起,看似企业产品开发的前置工作变多、要求更多,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保障,实际上也是为企业研发提供更有效的前瞻性规范和测试,为后续节约更多时间和成本。

整体来说,目前业界对新规的出台大多持乐观态度,毕竟距离新政的实施还有几个月。但相比之下,中大型、较有实力的企业无论是在取得新备案、人才配备上更具竞争力,而小型厂商则很可能在此轮密集政策规管下淘汰出局。

(作者:叶碧华,实习生黄凯欣 编辑:张伟贤 责编:李剑华,实习生方温柔)